一、柴油机噪声源分析
柴油机噪音大有两大源头,一个是缸内的燃烧特性决定,另一个则是由于供油系统产生。现在许多1的柴油发动机已经在逐步着手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采用电控共轨柴油直喷技术,取消了供油分泵,因此相当程度减小了柴油机的振动和噪音。另外,由于1的柴油发动机的供油更1,缸内或爆震敲缸的振动也能大幅度降低。
同转速同负荷的瞬态工况燃烧噪声要高于稳态工况的燃烧噪声,二者的差别是因为燃烧室壁面温度的不同.由气力动力载荷和压力高频振荡的差异形成了瞬态工况和稳态工况燃烧噪声水平的不同, 燃烧噪声作为燃烧激励的外部响应,必然受到燃烧过程的四个阶段一滞燃期、急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的影响。滞燃期内,燃油与缸内压力空气混台气形成的可燃混合气正处于物理和化学准备阶段,缸内工质只受到活塞上行的压缩作用,因此缸内压力和温度变化都很小,对燃烧噪声的直接影响甚微。
但是,由于滞燃期对燃烧过程的进展有很大影响,所以它对燃烧噪声有间接的重大影响。急燃期内,气缸内压力急剧升高,燃烧粗暴,燃烧气体形成的冲击波猛烈冲击燃烧室壁,燃烧噪声增大。缓燃期内,燃烧是在气缸容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这个阶段,气缸内气体有一定的压力增长率,所以仍能激发一定强度的燃烧噪声,但压力增长缓慢,对噪声的影响已不显著。后燃期内,因活塞下行,绝大部分燃料已经燃烧完毕,燃烧冲击很弱,因而燃烧噪声也很小。
二、噪音控制的途径和基本方法
从燃烧噪声形成的机理来看,应从以下两个方面降低柴油机的燃烧噪声:
1、降低气缸压力频谱曲线
从产生的根源上,降低气缸压力频谱曲线,特别是降低中高频的频率成分。为此可以提高进气温度和压力、组织适当的进气涡流、选用涡流室等分开式燃烧室、选用适当的喷油策略等等。这样可以缩短滞燃期及减少滞燃期内形成的可燃混合气。
2、增加对燃烧噪声的衰减
从燃烧噪声的传播途径,增加内燃机结构对燃烧噪声的衰减,特别是对中高频频率成分的衰减。为此可以采取提高内燃机机体刚性及采用隔振和隔声措施;减小活塞曲柄连杆各部分的间隙;减小缸径、增加缸数或采用较大的行程缸径比:改变薄壁零件(油底壳等)的材料和附加阻尼等方法。
二、柴油机噪声控制措施
1.排气噪声的控制
(1)排气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
排气噪声是发动机噪声的主要部分。其噪声一般要比发动机高10~15dB(A)。排气噪声是发动机噪声中能量1大,成分1多的部分。它的基频是发动机的发火频率,在整个的排气噪声频谱中应呈现出基频及其高次谐波的延伸。排气噪声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周期性的排气噪声,排气所引起的低频脉动噪声频率一般为63~125Hz,噪声值高达105~125dB(A)。
② 排气管道内的气柱共振噪声。
③ 气缸的共振噪声。
④ 高速气流通过排气门环隙及曲折管道时产生的喷注噪声。
⑤ 涡流噪声以及排气系统在管内压力波激励下所产生的再生噪声形成了连续性高频噪声谱,频率均在1000Hz以上,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频率显著提高。
(2)排气噪声的控制方法
消声器是控制排气噪声的基本方法。正确选配消声器(或消声器组合)可使排气噪声减弱30~40dB(A)以上。根据消声原理,消声器结构可分为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两大类:
① 阻性消声器
阻性消声器也称为工业型消声器,结构如图2所示,是利用多孔吸声材料,以一定方式布置在管道内,当气流通过阻性消声器时,声波便引起吸声材料孔隙中的空气和细小纤维的震动。由于摩擦和黏滞阻力,声能变为热能而吸收,从而起到消声作用。
② 抗性消声器
抗性消声器称为住宅型消声器,结构如图3所示,是利用不同形状的管道和共振腔进行适当的组合,借助于管道截面和形状的变化而引起的声阻抗不匹配所产生的反射和干涉作用,达到衰减噪声的目的。其消声效果,与管道形状、尺寸和结构有关。一般选择性较强,适用于窄带噪声和低、中频噪声的消减。
通常利用一个波纹减振节、一个工业型消声器和一个住宅型消声器的组合组成复合型排烟系统,有效地隔断了排气振动和排气噪声的传播。